崔旴嵐的藝術特質
1. 動態
「對崔旴嵐的創作而言,「動態」的展現,是基本形式,亦是生命的象徵與證明。也就是說,他的作品,是機械化卻有感覺的「生物」。崔旴嵐認為,生命的定義很曖昧,機器一旦動起來,也是一個生命的誕生,它們的運動都屬於自體循環,一如生命的內在驅動力。而「形」與「動」是崔旴嵐的作品視覺基本的要素,「形」透過「動」傳達出形而上的概念,亦即把想像的「無形」化為「有形」,再將有形提升到「無形」的思想境界。借用科技的力量,崔旴嵐將動態藝術的「形」推到更像生命體,隨時都在變的「有靈魂」的機械。他將無生命的材料轉變成生物的進化,優雅的運動姿態和複雜的錯接式結構,讓人聯想起異態生物,而緩緩的動態,使形象獲得了視覺以外的延伸。
2.【stil laif】,有身世的生命體
沉醉於動態藝術20多年。崔旴嵐雖然常被拿來與其他動力藝術家相比較,但他不覺得自己是動力藝術家,因為他的作品已超越了單純的動態。他堅信,機械和科技是有生命的。因此,他的作品,不僅是會動的雕塑,而是一個生命體,或者說更像是另一種生命存在。
他將展覽命名為【stil laif】,將讓人有"Steel Life"鋼鐵生命、"Steal Life" 偷竊生命,甚至"Still Life"靜物拼音上的錯覺聯想,然而看見作品在詭異的空間緩緩律動和散發出曖曖光芒時,便會驚悸於這視覺的矛盾與想像的反差。不只是擬生的 'Anima Machine'「生物機械」或「靈魂機械」,牠們緩緩律動,好像在呼吸;牠們在空間裡的存在,歷經千億載光陰的淬鍊,是從遠古走到現在的未來生物。崔旴嵐發現牠們,創造牠們,更提出足以證明牠們「身分識別」的科學報告,來實踐他的創作理念。而這份報告則來自於一個虛擬的機構「生物機械聯合研究室」,「我假裝發現了一種新的有機體,但我不要就停在那裡,所以我寫了關於這個機械生物更詳細的故事。當作品完成時,也就開始了一個新生命。我可能在作品裡融入一些意涵和概念,但觀眾可以完全自由地解讀和詮釋。」
崔旴嵐最大的靈感來源是大自然,但他同時對人性非常有興趣,「當我做這件作品時,我想說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我對人性特別有興趣,我在想人類和其他物種有甚麼差別時,發現其他物種不會去殘殺成千上萬的同類。我一直問自己這是為什麼,在人類的歷史裡,人類總是在殘殺、鬥爭、掠奪,想要征服其他人?」於是,他創作了有一顆心臟,卻有兩個心智的生物機械「進化」,「進化」是一個相互矛盾的生物,牠的兩個頭被鎖在一個互相對立的無盡迴圈裡,象徵著人類存在著某種內在衝突。「這是人類凝視這個世界時都會有的問題,透過作品來表達問題與想法,是身為一個藝術家的使命。我相信藝術讓人們更自覺自己是人類。」
故事,總是來自於生命的發展,因為有故事,時間的歷程被鋪寫成歷史。崔旴嵐創造的不是單一個體,他企圖訴說的是宏觀的機械神話,縱觀崔旴嵐的多數作品,具有人類形象的作品並不多見,他更傾向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生物輪廓,企圖讓觀者認為像是某種生物,但又說不出確切的名稱。「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是---即便是古老時代的神話隱喻仍然適用於今日社會」。神話轉向,讓崔旴嵐的機械雕塑不再只是未來預言,而是可以連結真實世界和超自然世界的生命體,他為每件生命體撰寫從遠古到未來的身世。
3. 生物機械聯合研究室
羅欽可(AIexander M. Rodchenko, 1891-1956)曾於1921年宣布放棄傳統畫筆,改以機械為創作的工具,強調藝術不如透過「機械」來實踐;20世紀的機械美學藝術大師費南.雷捷(Fernand Léger, 1881-1955),其繪畫主題執著於現代世界物質機械文明之美,將有機的人與物予以機械化、幾何化,視覺呈現的同時,依然能夠在他所駕馭的機械美學新世界中,賦予畫面一股人生的光明面以及生存的美好想望。
崔旴嵐拆解自己的名字URAM為工作團隊命名「生物機械聯合研究室」(United Research of Anima Machine)。其中「Anima」在拉丁文裡蘊含靈魂、生命和移動的寓意,亦即,每一件作品都能隨著明滅的發光而看見呼吸的痕跡。
「我始終想像它們具有生命,因此我幫它們取了拉丁文的名稱,彷彿它們真的存在似的。」在他的藝術實踐中,作品的形貌確立了取名的重要性,這並非單純的文字遊戲,而是回應他的「生物機械聯合研究室」所發表的類科學觀察報告,表明「機械生物為新近發現的史前或外星生物」,同時也質疑了生物記憶與時空認知的真相,透過時空關係的奇異組合,尋求現實意義的延展。
2010年起,崔旴嵐作品的故事由神話出發,多了象徵的指涉,富有更多社會寓意,命名也從拉丁文延伸到梵文,造成它們在過往時空存在已久的印象,如此深奧難解之名,也開放觀者自行組構眼見之物的定義。2011年,當崔旴嵐為美國紐約的亞洲社會博物館所創作的「洞口守護者 'Custos Cavum' 展出時,當地媒體 Huffpost Arts & Culture 就直接以 "Mythical 'Anima-Machine' Really Breathes!" 為標題,讚嘆崔旴嵐「謎樣的“靈魂機械”真的會呼吸!」。
4. 超級技術團隊的逐夢藝術
"Nothing Impossible!" 走了很長的路,崔旴嵐從艱苦的年輕藝術家,隨著時代與科技的演進,將其極限的想像力具體實現,每一件作品都充滿磅礡大器。他使虛擬世界的生物在現實世界中有了生命,彷彿在生命起源之初,牠們就已真實存在。而這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崔旴嵐展現不世的才智,藝術的美感和對完美夢想的堅持。
崔旴嵐的藝術美學運用機器人工程學、電腦編制程序,以及電子學來完成其天馬行空的裝置,交錯著科幻小說與生物奇幻世界的藝想。他在工作室裡裝備了最新科技,他組成的超級技術團隊,包含電機、電子工程師、雕塑家和設計師,他們的合作已經超過10年,有著絕佳的合作默契。天底下沒有不能實現的靈感,從藝術的奇想出發,崔旴嵐疊牆架屋,組合成千、上萬顆的零件,打造細膩而精緻的金屬物件及圖形結構,從一顆顆小小的螺絲釘和千絲萬縷的電線裡完美創造屬於崔旴嵐的藝術神話。
5. 現實世界的未來擬態
不管是權慾的追逐與瘋狂,還是神話之獸與城市寄生物,崔旴嵐的機械雕塑都在律動裡具現了怪誕之美和時光的緊迫感。不只是美麗的物件而已,崔旴嵐的機械生物,這些宛如異次元的擬態作品,事實上都與我們相關,牠們迫使觀者去正視一些較嚴肅的課題,像是人性、希望、與戰爭。這是當代的憂慮,面對混沌失控情境,人類最原初的恐懼,崔旴嵐絲毫不受限、複雜交錯的洞察力,驚懾人心的美麗,與前衛的觀念,形成一個良善的依附關係,甚至勾勒出一個邀請所有生物自由進出的未來世界的想像。「如果你問我什麼是藝術,事實上,我現在做的事就是想盡力找出答案。如果在生命結束之前我找到了答案,那麼,這將是我此生最大的成就。」崔旴嵐說。